“做零吼叫妈妈”、“教育需要克制”、“和平培养优秀的孩子”…… 当妈以来,你听过多少关于“不吼不叫”的劝诫? 然而说实话,在养娃路上内心崩溃几百次是常态,妈妈们毕竟是凡人,谁还能保证没有个爆发的时候呢? 难道对孩子发脾气就不是好妈妈了吗? 今天,咕噜龟特别推荐,蓝旗的好朋友小暖的这篇文章给大家,就是想帮助各位蓝旗的爸爸妈妈,掌握简单又实用的方法,科学表达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活生生地把脾气“憋”回去。 中国香港浸会大学硕士,前*媒体人,国际认证婴儿安抚师、睡眠咨询师。专注睡眠科学、中西教育、亲子阅读、旅行游玩、儿童心理、自我成长、好物评测、品质生活等话题。 潼潼一岁多时候较爱的绘本之一是《我妈妈》,有空的时候总是一遍一遍的赖进我怀里让我读。 绘本里描述的那个妈妈,不仅是能下厨、能扛米、可娇艳、可彪悍的十项**冠军,还是个分分钟变身舞蹈家、宇航员、大**、大老板的“美少妇战士”。 可那会儿,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,唯*让我内心有点不敢苟同的,是“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”,但还“真的、真的很棒”的妈妈。 毕竟作为一个有**主义情节,又爱读各类管教育儿经典的妈妈,还有着潼潼这么可爱的小甜心,怎么可以大吼孩子呢? 在为人母之初,我的确是立志成为这样一个好妈妈的:不仅有三头六臂、雌雄同体、工作带娃两不误的硬实力,还要有内心羊驼飞奔,却面带微笑、和风细雨的软实力。 于是,每每想要发脾气的时候,我就会用意念牢牢锁住内心的怒气,硬凹出慈祥老母亲的姿态,有时觉得活活要憋出内伤。 而那些没有吼出口的话,常常变成了难看的脸色、不耐烦的语气、和丧丧的坏心情。 “想做个好妈妈,就真的不能跟孩子发脾气么?” 这个问题,其实的确纠缠了我许久。 直到一次偶然间,看到一个“妈龄”数年的女友教育孩子的方式,我这才发现:“妈妈其实也可以有自己的脾气,只是要看发脾气的方式和分寸了。”